網站導航
當前位置: 主頁 >> 集團動態>> 行業資訊

鐘秉林:ChatGPT熱潮下的高校教育教學改革

發布者:新基德教育集團             發布日期:2023-03-27


作為OpenAI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使用一種名為“Transformer”的人工神經網絡,通過海量文本數據的預訓練,具備了強大的自然語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可以理解和回答各種形式的語言輸入,是目前最先進的對話系統之一。


由于ChatGPT友好的交互性和超強的學習能力,該技術推出僅兩個月,用戶便達到了1個億,在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等領域都造成了很大影響乃至沖擊,大有蓋過近年興起的“元宇宙”風頭之勢,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熱議。在高等教育教學領域,ChatGPT的應用影響深遠,有人認為可能引發高等教育教學全局性甚至顛覆性的重塑,亦有人對此智能工具的使用持否定態度??陀^認識ChatGPT的優勢與問題,分析、研判并主動應對其在高等教育教學領域可能帶來的變革,對于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識變:ChatGPT優勢與問題

      美國高等教育信息化協會《2022地平線報告(教與學版)》總結了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領域的新應用,包括基于人工智能的學習分析和學習工具、線上線下混合學習空間和學習模式、微證書認證的流行和線上教學的專業化等。作為功能更加強大的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其功用和應用潛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可以根據學生的需求為其創建定制的學習計劃和學習內容,有助于學生能夠在自己的節奏和興趣方向下學習,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識,提高學習效率;二是可以自動執行重復性任務,如創建測驗和學習指南,根據學生個性化需求提供教育資源等,節省學生的時間和精力,讓他們更好地專注于學習;三是可以創建自動化學習評估系統,為學生提供即時的學習反饋和建議,找準學生知識體系和能力掌握的薄弱點,對學習計劃進行相應調整,改善學習效果;四是可以提高教師工作效率,在考試評分、作業批改、教學反饋和教學內容制作等方面提供輔助,節省教師的時間和精力,也有助于教師更專注于為學生提供人文關懷、情感支持和學業指導;五是可以用于創建各類教育資源,幫助師生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更便捷地開展教學活動。


但是,新事物和新技術的影響往往是有利有弊的,ChatGPT也可能對高等教育教學產生負面影響:一是信息不準確的風險。ChatGPT生成的文本內容可能存在事實性錯誤、知識盲區、概念誤用甚至捏造信息等,尤其涉及某些前沿領域和高深知識,ChatGPT的錯誤率較高,這些不準確的信息若不加甄別,會對學生產生嚴重誤導。二是缺乏對人際互動和同理心的培養。ChatGPT的廣泛運用可能會限制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人際互動,若學生習慣于使用ChatGPT,缺乏與教師、同學深入交流的動力,有可能導致學生社會化不足,不利于學生的情感發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三是缺乏對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的養成。教師和學生過度依賴ChatGPT等新技術來尋求答案,忽略對學生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會限制教師創造力的發揮和因材施教的開展。四是可能對現有的考試評價制度造成沖擊。目前,美國部分大學生使用ChatGPT寫作業和論文,由此導致嚴重的知識產權和學術誠信問題,紐約大學部分課程的教學大綱已明確把使用AI視為作弊行為,香港大學也明令在教學中禁用ChatGPT等AI工具。


二、 應變:高等教育教學變革的五個維度


面對ChatGPT所帶來的挑戰,高等教育教學既要發揮好ChatGPT等新技術帶來的潛在優勢,也要秉持教育初心,堅持立德樹人,避免人工智能對人的“物化”和“異化”。具體來說,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出變革:


(一)在價值導向方面,要始終關懷學生的發展,不要過度依賴人工智能的發展


ChatGPT 技術雖然具有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潛力,但它終究只是一個智能工具,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師。高校應堅持立德樹人,注重人文關懷,重視學生情感、思維和道德品質的養成,促進學生的全面和自由發展。同時,要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誠信觀和責任感,使其成為一個有自主意識、負責任的人工智能技術用戶,科學適恰地將人工智能應用于學習、工作、生活和社會交往中。唯有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才能充分發揮包括ChatGPT在內的人工智能新技術對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正向促進作用,而不是讓新技術凌駕于學生之上,陷入“純技術化”的誤區。


(二)在教學目標方面,要教會學生思考與創造,不能僅滿足于知識獲取的便利性


正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所述,大學應培養“全人”,大學教育不僅包括“知識內容的傳授”,還應包括“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范,并通過文化傳遞功能,將文化遺產教給年輕一代,使他們自由地生成,并啟迪其自由天性”。ChatGPT技術走向實用為我們獲取知識提供了便利,但過度依賴此技術,也會導致學生滿足于現成答案,缺乏問題意識和批判精神,助長學生求知上的惰性。因此,高校在教學過程中應嘗試創建和提供多種模式、高階思維的教學活動,以及其他無法通過ChatGPT或相關人工智能工具完成的任務,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精神,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三)在教師教學方面,要對學生因材施教,不要止步于智能化和個性化推送


ChatGPT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據學生的問答進行知識的智能化和個性化推送,但這并不是最理想的教學方式。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因材施教、教書育人,要善于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個性,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和課外實踐活動,成為學生學業進步、人格發展的“引路人”,這是機器所無法替代的。而如果過度依賴ChatGPT技術,則可能出現采用同一種算法、同一個對象的“常?!眮黹_展教學活動的現象,這未嘗不是另一種形式的“一刀切”,難以真正激發學生的潛能,也不利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探究,反而有可能剝奪學生的思維訓練和創造力發展的空間。


(四)在學生學習方面,要訓練批判性思維,不要滿足于算法推送的現成答案


ChatGPT的語料庫中存儲了大量信息和知識,并能根據學生的個性化需要推送豐富的學習資源,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可以輕易獲得正確的答案。從積極的方面看,學生通過ChatGPT可以了解到不同的信息和觀點,有更多的機會挑戰和反思自己的成見,在這一過程中對自己的知識體系查缺補漏,形成個人的獨到見解。從消極的方面看,ChatGPT存儲的信息良莠不齊,所生成的答案仍有較高的錯誤率,而算法主導下的精準推送又讓這些錯誤答案更具欺騙性,學生更容易被錯誤答案誤導。因此,批判性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在一個信息急劇膨脹的社會中,這種能力可以幫助他們去偽存真,抓住問題的本質,做出明智的決策。


(五)在考試評價方面,要創新評價理念和考試的內容與方法,不要將新技術拒之門外


       在ChatGPT等技術的影響下,人類在知識記憶和復現方面的表現已不如人工智能,高校應擯棄現有考試評價中側重知識記憶和復現的傳統,引入多維度的考試評價標準,注重考查學生在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性思維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在考試方法方面,面對ChatGPT技術運用中可能出現的學術誠信和科技倫理問題,在ChatGPT等類似技術正在整合搜索引擎的當下,禁止學生使用人工智能進行論文創作的可行性存疑。要引導學生以合乎道德規范和富有成效的方式去使用它們,通過制定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和考試評價的各類教學規范與標準,充分釋放人工智能給教學帶來的技術紅利。


三、展望:高等教育教學向何處去


ChatGPT的誕生及其初步應用,表現出自然語言的大模型已經具備了面向通用人工智能的一些特征,在眾多行業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潛力。盡管ChatGPT存在著潛在風險,但與之相似的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和廣泛運用已是大勢所趨。新技術的運用給高等教育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在課程設計、教學模式、師生關系、考試評價,乃至教學組織形態和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都可能出現重大變革,故而有人擔心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新技術將以“役物”的方式去“役人”,導致人的“物化”。


然而,縱觀歷史,新技術并不會成為高等教育教學發展的阻礙,相反地,高等教育教學的進步正是受益于新技術和新工具的運用。從文藝復興時代的百科全書到互聯網時代的搜索引擎,大學在保護、傳承和創新知識方面的能力大幅提升,人才培養的基本功能得以充分發揮。面對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新技術帶來的新挑戰,我們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初心,保持敏銳的目光和理性的態度,密切跟蹤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的發展趨勢,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探索,不斷改善和提升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率,讓人工智能技術成為促進教育數字化轉型和實現教育信息化的新動力,成為人類進一步釋放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新起點,成為增進人類福祉和國家繁榮昌盛的新基石。


來源:《重慶高教研究》(微信公眾號:CQGJYJ)


 新基德教育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其前身為2006年成立的蘭州清思域教育服務中心,旗下有武漢淘學精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甘肅現代應用技術專修學院、甘肅分豆教育開發有限公司 、廣西新基德教育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高等教育投資、教育培訓、教育開發及管理、全日制自考辦學、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專業共建、國際留學服務、在線教育產品研發為主的企業。



聯系我們 Contact US
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民主西路245號
電話:0931-8488979
商務洽談:18109468418
微信:18109468418
QQ:834031300
快捷入口 Quick Entry
更多關注集團微信
考生查查網公眾號